市场观察

首页 > 市场信息 > 市场观察
陕粮市场信息第二十六期
发布时间:2017-04-11     作者:admin4      浏览量:552       来源:      分享到:
 
 
陕粮市场信息
第二十六期
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二环东段366号
邮箱:shaanlxx@163.com(投稿)
电话:02985759689
传真:02985759689
邮编:710016
 

西安良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良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位于西安市二环北路东段陕西粮食大厦16层。自主开发了:“基于MODBUS-RTU有线远程粮情检测控制管理系统” QL-100型粮情测控系统是;“基于SMS(WAP)的太阳能无线远程粮情检测控制与联网管理系统” QL-200型粮情测温系统;QNF-300型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并承接自类自动化工程设计,施工。
QNF-300A型粮库通风控制系统已在陕西杨凌粮食仓储公司稳定运行3年了,该系统经受住高温、严寒、雷电等自然环境的考验,各项技术性能稳定,是一种可靠的自动通风控制解决方案。
QNF-300B型粮库通风控制系统是现代化大型粮库通风作业的完整解决方案、可实现电脑联机远程控制、电脑脱机设定通风诸元(时间、温度、湿度)控制。该系统对作业风机实现完全保护,通风时风机窗自动开启,通风结束后风机窗自动关闭,并可与粮情测温系统共享数据库,实现智能通风。现该系统已成功运行于陕西储备粮管理公司华县直属库。
地址:西安市二环北路东段366号陕西粮食大厦
电话:029-68694386  13319220435  13088952585
传真:029-68694386
 

 
目录
市场观察... 1
2016年上半年我省粮油市场价格运行分析... 1
行业要闻... 6
主产区夏粮收购最新进展... 6
农业部发布《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 6
上市农产品将由默认合格迈向标识合格... 7
陕西加强玉米田间管理... 8
市场动态... 9
品质价差扩大麦价随供需而变化... 9
暴雨北移 玉米市场透出阵阵“凉意”. 10
豆油缺乏实质利好 弱势行情将延续... 11
深度阅读... 12
玉米价格“潮起潮落”看华北后市如何演绎... 12
权威视点... 15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意义重大... 15
交易结果... 17
价格信息... 19
全国价格信息... 19
全省粮油市场价格监测表... 20
 
 

 

市场观察


小麦:
一、现货
11月下旬以来,主产区小麦市场整体稳中偏强,局部价格在经历了上中旬短暂修正后又现抬头;受流通市场粮源越来越紧的影响,小麦拍卖成交状况继续向好。国际市场全球小麦库存充裕,加之美国南部大平原未来几周将迎来降水,旱情得以缓解,CBOT小麦近月合约价格收低。
农业部农情调度信息显示,秋冬播进展总体顺利,全国已播冬小麦3亿亩,完成意向种植面积的88.4%。目前冬麦区墒情整体适宜,冬小麦一类苗比例为42.31%,二类苗比例为57.69%,比上年同期略好。
二、临储
11月22日,小麦竞价销售共投放小麦273.19万吨,实际成交32.19万吨,较上周增加9.57万吨;成交率11.78%,比上周高3.88%;成交均价2504元/吨,低于上周2506元/吨的成交均价。
从交易状况来看,2015年成交率保持较高水平。本次河北2015年产白小麦销售计划49945吨,实际成交49245吨,成交率98.6%,比上周高35.13%。山东2015年产白小麦销售计划9.87万吨,实际成交32754吨,成交率33.18%,比上周高18.93%。江苏首次拍卖2015年产小麦,投放量10.4957万吨,实际成交6.9603万吨,成交率为66.326%。11月23日,进口小麦拍卖共投放2013年美2号软红冬麦7.71万吨,周比增加1.01万吨;实际成交2.71万吨,周比增加0.15万吨;成交率35.06%,周比回落2.58个百分点。
 
 
 
 
 
 
 
表1:11月23日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交易结果
三、期货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软红冬麦期货周一触及三个月低点,交易商称,因供应充裕和预报将出现降雨。
天气预报显示,美国三角洲干燥地区将迎来一定程度的降雨,这将有助于软红冬麦生长。
分析机构也表示,预计南部大平原关键小麦产区将迎来降雨--包括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以及德克萨斯州,这将对作物单产有益。
美国农业部(USDA)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4日当周,美国小麦出口检验量为221,985吨,低于市场此前预估的32.5-52.5万吨区间,前一周修正后为434,001吨,初值为429,770吨。
周一收盘后,美国农业部公布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11月27日当周,美国冬小麦出苗率为92%,之前一周为89%,上年同期为92%,五年均值为92%。
当周美国冬小麦生长优良率为58%,此前一周为58%,去年同期为55%。
美国农业部称,11月27日止当周作物生长报告是2016年度最后一份报告,下一年度报告将于2017年4月公布。
CBOT 12月小麦期货下跌6-1/4美分,或1.6%,结算价报每蒲式耳3.89-1/2美元。
交投最活跃的CBOT 3月软红冬麦期货下滑3美分,结算价报每蒲式耳4.16-1/2美元。
今日CBOT小麦期货预估成交量为175,092手。
堪萨斯城期货交易所(KCBT)12月硬红冬麦期货上涨1/4美分,结算价为每蒲式耳4.11-1/2美元。
交投最活跃的KCBT 3月硬红冬麦合约收涨1美分,报每蒲式耳4.30-1/2美元。
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X)12月硬红春麦合约收报每蒲式耳5.41-1/4美元,上涨7美分。
MGEX 3月硬红春麦合约上涨6-3/4美分,报每蒲式耳5.35-1/2美元。
四、后市展望
随着部分区域储备粮相继轮出加之小麦拍卖持续供给,麦市阶段性供给总量充足,粮源库存成本以及政策成本高企支撑麦价底部。面粉加工企业粮源质量要求标准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麦市品质间的供需格局,尤其是专用粉市场需求在增长而专用粉生产企业对小麦质量要求高进一步加大质优粮源的供给压力,高质量粮源的采购始终成为困扰面粉加工企业的难题。随着后期节假日备货周期的到来,用粮主体的粮源采购需求增加,小麦拍卖的成交情况将进一步回升,用粮主体市场采购需求与拍卖粮源投放所形成的有效供给之间的博弈将加剧。建议后期密切关注鲁冀地区麦价走势以及国家小麦拍卖投放调整情况。
玉米:
  • 现货:新货上市放缓 质量整体堪忧 价格高低还看天
自11月21日起,我国华北、东北、黄淮、江淮等地受寒潮影响,气温遭遇大跳水,强势的冷空气伴随雨雪天气致使多地出现路面湿滑、结冰等,对道路交通造成一定影响。
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玉米1740万吨,中国玉米网统计东北三省一区整体售粮进度24%,其中黑龙江30%、吉林17%、辽宁40%、内蒙古16%。而从售粮进度上看,今年慢于往年,主要原由是天气导致收割进度缓慢,价格重挫至农户惜售、降雪影响物流运输以及临储新政的实施。得益于产区农户对价格的坚持,东北基层收购价格在开秤重挫之后,逐渐反季上涨,并在国家给出的国储指导价格支撑之下,不断夯实。待本月末天气好转,上市压力增大价格开始小幅下行,东北产地加工企业主流收购加工较昨日下调20元/吨不等。近日华北产地天气整体晴好、利于基层上量,收购价格继续走低。产地玉米水分居高不下、霉变毒素问题突出,东北产地上量及主销区采购意愿不佳共同导致华北玉米外销不佳,价格不具优势、南上北下均受阻。
与此同时,新季玉米整体品质也引人担忧。东北收割期降水频繁、华北雾霾常态化以及10月份雪季提前,造成了安徽、河南、辽宁以及黑龙江部分高霉和毒素玉米频繁出现。
二、需求:天气影响 供应偏紧
11月以来,我国南方玉米供应持续偏紧态势,尤其是西南地区。若后期物流问题不缓解,可能造成现货价格进一步高企,这也是近期南北港口玉米价差高达150-160元/吨的原因。
农业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猪粮比价9.04、较上周统计数据降0.11%,但近日四川等地腊肉制作开启,以及四川、广东、广西等各地加大生猪走私力度也一定程度提振国内猪价,需求缓慢上升、猪市有望稳中有涨。近日蛋价止跌企稳,养殖户存低价惜售心理,而在产蛋鸡存栏依旧偏多,蛋价短期维持偏弱走势为主。
深加工:淀粉产品价格短期受支撑
东北玉米淀粉产品主流报价2100-2350元/吨,华北玉米淀粉产品主流报价2300-2400元/吨,淀粉产品库存持续回落,新增签单已到12月份,短期行情受支撑。但玉米原料价格下行对后期淀粉产品价格或有拖累,同时在深加工企业马力开足背景下,下游阶段性补库需求过后产品价格回调概率较大。
三、陕西:
近期陕西地区市场价格较稳定,均价在0.8元/斤左右。
四、分析预测:
总的来看,短期内玉米市场在新粮即将批量上市这一重压下其价格跌势已无悬念,但距离触底应该不远了。考虑到今年新政出台,运输成本增大,价格回归市场后农民有更多的主动权,一旦市场化成功,种粮成本将会成为价格的又一主导因素,加上今年结构调减及灾害天气影响,新货供应减少对供需平衡多少会有些影响,后市价格不宜过于悲观。
油脂油料:
11月以来,南美天气没有异常,种植也比较顺利。美国大豆则收割顺利,优良率处于历史高位,出口迅速。国内方面,大豆供给也较为宽松,近期压榨利润较为理想。国内11月到港770万吨,12月预计到港910万吨,大豆供给充足。从调研结果看,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幅下调,大豆、经济作物及青畜饲料的种植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豆种植面积的提高毫无疑问会提高国产大豆的供应量,给价格带来一定的压力。根据调研今年国产大豆的产量可能增加30%左右,最主要原因是黑龙江地区部分玉米转种大豆导致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综合供给和需求面的情况看,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导致产量增加,加之大量的国产豆库存有待抛售,对目前国产大豆的压力较大。而从压榨领域退出后,国产豆的需求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增加,因此,供求过剩的状态将长期存在。这也是导致目前国产大豆价格偏低的主要原因。短期来看,由于抛储暂停、政府收购持续可能会给价格带来支撑,因此,短期大豆价格走势乐观。感恩节前夕,美豆油突然发力,三大油脂受美豆油带动,一度涨停。另外,全球植物油库存的连续下降也将给植物油价格带来些许支撑,从而奠定了油脂价格上涨的主基调。 另一方面,四季度市场对油脂的需求也呈季节性增长,11月下旬至12月将迎来元旦、春节油脂小包装备货,需求因素将为价格带来一定的支撑。因新交规对超限超载严查,导致今年运力十分紧张,且部分地区大范围迎来降雪天气,短期将会给原本偏紧的运输雪上加霜。部分商家提前进行节前备货,包装油备货旺季已经启动。综合来看,现在全球油脂库存都偏低,从国内来看,棕榈油库存较低,豆油库存拐点已现。棕榈油进口持续亏损,导致库存维持在低位,目前来看,在三大油脂中基本面最好。油脂类后期继续看涨,短期要关注棕榈油是否继续减产,长期则等待美豆上涨平衡打破。

 

行业要闻


主产区秋粮收购进展

   截至11月2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玉米和大豆6044万吨,同比减少394万吨。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819万吨,同比增加196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1887万吨,同比增加118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累计收购玉米2290万吨,同比减少726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49万吨,同比增加18万吨。
(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农业部:坚持不懈牢牢抓好农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11月30日,农业部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批示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分析当前农业部生产形势,部署加强农业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农业部各司局、各单位一定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意义,自觉强化红线意识和责任意识,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坚持不懈牢牢抓好农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会议指出,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强化责任,抓好落实。要时刻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工作首位,牢牢把农业安全生产工作抓在手上;要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切实增强红线意识,坚持把安全生产与业务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安排,促进安全生产与农业发展相协调;要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做到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实现防患于未然。
会议强调,要认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引起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把苗头当隐患抓、把隐患当事故抓、把小事当大事抓的意识,做到防微杜渐。要本着对他人生命、单位事业、个人前途、家庭幸福负责的态度,警钟长鸣,举一反三,认真分析形势,切实堵塞漏洞,明确工作重点,扎扎实实从严从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会议要求,要落实安全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强化教育培训,开展专项治理,全力以赴扎实做好当前农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一要坚决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红线意识,落实安全责任。二要迅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紧工作部署安排,全面深入开展检查,突出重点领域,明确检查责任,抓好整改落实。三要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坚持形式多样、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常抓不懈的原则,分批次对各级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相关企业单位负责人进行全覆盖式的教育培训。四要大力推进事故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及早谋划、迅速行动,按照闭环管理要求,科学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理制度。
(文章来源:农业部网站 )

中国明确玉米收购四方面重点工作


中国国家发改委29日发布消息称,该机构日前组织召开全国主要产销区玉米收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重要精神,对进一步做好玉米收购工作进行部署。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和收购工作协调机制召集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晓涛主持会议。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区)及各市、县(盟、旗)政府,其他玉米主要产销区有关部门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指出,改革玉米收储制度,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客观要求,是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长久之策。
会议要求,各方面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把抓好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作为今冬明春“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改革方向,密切跟踪市场形势变化,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及时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确保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平稳有序实施。
会议明确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二是进一步调动多元市场主体入市积极性。三是进一步加强产销协作。四是进一步解决好重点难点问题。
 (摘选自: 中国新闻网)

 

 

市场动态

 

后市小麦稳中偏强 再度大涨几率不高

11月下旬以来,主产区小麦市场整体稳中偏强,局部价格在经历了上中旬短暂修正后又现抬头;受流通市场粮源越来越紧的影响,小麦拍卖成交状况继续向好。国际市场全球小麦库存充裕,加之美国南部大平原未来几周将迎来降水,旱情得以缓解,CBOT小麦近月合约价格收低。
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显示,截止11月24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2482元/吨,周比上涨3元/吨;2016年第45期中储粮全国小麦收购价格指数139.17,周比上涨0.12%。
虽然小麦市场后市需求旺季临近,但市场供给将会充足。由于小麦拍卖底价相对稳定,几近单一供给渠道下的小麦市场难以孕育太大的变化。预计春节前的小麦价格仍将稳中偏强运行,再度大幅上涨的几率不高。
麦市整体稳中偏强,局部价格小幅上行
进入11月份以来,在增加小麦投放数量的同时,山东、河北、江苏三省相继投放2015年小麦,市场粮源供应增加,上中旬主产区小麦价格大多止涨趋稳。进入下旬后,由于市场质优粮源采购困难、再加之华北黄淮地区雾霾及阴雨天气较多,制粉企业小麦到货减少,部分地区小麦价格又出现了小幅上涨苗头。
11月25日,山东济南地区制粉企业收购普通中等小麦进厂价为2520-259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收购进厂价2540-2620元/吨,河南郑州地区收购进厂价2440-252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收购进厂价2460-2540元/吨,安徽宿州地区收购进厂价2460-2540元/吨,部分地区价格周比小幅上涨20-40元/吨。
主产区优质小麦价格偏强运行,当前“藁优2018”河北石家庄进厂价为2720元/吨左右,山东菏泽进厂价为2660元/吨左右,河南新乡进厂价为2660元/吨左右;“郑麦366”山东菏泽进厂价为2660元/吨左右,河南郑州进厂价为2660元/吨左右;“济南17”山东菏泽进厂价为2680元/吨,江苏南京进厂价为2640元/吨左右,部分地区较月初上涨40-60元/吨。
农业部农情调度信息显示,秋冬播进展总体顺利,全国已播冬小麦3亿亩,完成意向种植面积的88.4%。目前冬麦区墒情整体适宜,冬小麦一类苗比例为42.31%,二类苗比例为57.69%,比上年同期略好。
(摘选自:中华粮网)

 

玉米市场价格混乱 呼吁行业有序合作

玉米市场化改革第一年,面临11月新粮的集中上市,政策方面提前在10月份动作不断,但整体仍以维稳调调为主。如果说10月整体华北粮源上量面对不利天气阻碍的话,谁也没料到9月21日超限新规实施的开启会撬动当前玉米现货市场如此混乱的局面。
10月中旬之后,受运煤挤占北港玉米发往广东港口班轮运费加速上调,由9月末的38-42元/吨到10月末的56元/吨再到当前的92元/吨,近期鲅鱼圈港也对敞车、干散箱、敞顶箱等进行限制,仓位紧张、调箱难度较大问题短期难缓解。虽然政策层面存遏制现货价格非理性上涨引导,但近日太原、兰州铁路局对煤炭运费基准运价上浮10%的调整,全国冬季取暖工作陆续启动、电厂日耗继续走强,贸易物流方面运煤热情转向较难。
航运被挤占、车皮收紧以及超限新政变相降低汽运运力等因素影响下,主销区饲养的刚需直接反映到各站台码头成交价格波动和调涨。广东港东北玉米自月初的1940-60元/吨成交调涨到日前的2050元/吨,除北港发运广东散船92元/吨突破历史高位的运输费用之后,南北港口贸易中间环节利润依然高达100元/吨,同时南昌、成都站台东北玉米自月初的1960-80元/吨成交到日前的2100元/吨不等,也主要是缺粮散户紧急调粮拉升缘故。物流运力跻身成为影响今年新季上量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
然而,说运力无论是人为利益驱动和操控也好、客观条件制约和限制也罢,当前玉米现货市场排除行业外在的影响之外,玉米行业购销心态及市场格局变化也是引起当下混乱状态的关键内生因素。
其一,市场各环节谨慎避险心态不容忽视。连续执行了八年的东北玉米临储政策“后遗症”凸显,中小散户缺乏资金和信心支撑,规模以上贸易商从临储代收代储到自由贸易的转变缺乏软硬件配合,企业团队建设以及当地物流转承困难重重。同时华北产地价格波动频繁,贸易参与积极性和规模均有缩减,而主销区用粮企业主要鉴于中远期市场价格下行风险及下游需求不济以销定产、随用随采。15/16玉米年度末期,因过度谨慎避险心态导致的社会整体低库存状态延续至今,下游加工企业被动接受系统性风险带来的价格波动情况显著。
其二,购销格局生变但行业缺乏有序合作。从拍卖、轮换粮源逐渐消耗到9月末高粱、大麦等替代原料用量缩减,再有10月华北粮源“挤牙膏”式上市以及东北雨雪过多推延收割上量等,市场对新陈年度交接之时玉米现货整体供给估量有差,新粮上市冲击、粮源供给充裕的假象连续被击破后市场上下依然缺乏应对措施,没有规范有序的装运收货、没有权威有效的行业指导,区域间、环节间各自为政、自打算盘,社会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农户卖粮难问题未得到真正缓解、销区购销受阻产地粮源外流受限,市场化改革缺乏有序合作的基础。
不论是当前下游用粮企业还有其一部分低库存策略、主观选择因素的“挺日子”,还是补贴发放背后基层农户售粮的有苦难言,当前由物流运力偏紧引发的一系列混乱局面愈演愈烈,参与玉米行业其中的我们每一位还得从自身找原因。玉米市场改革攻坚期,行业央企、优秀龙头企业以及影响力较高的机构和行业人士,更是有责任也有义务主动承担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任,抱团取暖共渡难关。
(来源:农产品期货网)

 

豆粕价格有望继续攀升

国内供需结构改善
三季度国内共消费1647万吨豆粕,同比下降39万吨。其中,7、8月同比下滑,9月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当然,9月有一些消费是以库存形式存在,由于运输新政的影响,部分企业提前采购豆粕。总体来看,三季度消费放缓,但考虑到下游生猪存栏及禽类存栏增长,四季度消费仍值得期待。三季度的补栏会在终端形成实际需求,且在替代品方面,随着豆粕、菜粕价差的缩小,替代需求随之提升。
目前国内豆粕处于低库存阶段,截至10月16日,豆粕库存为53.71万吨,与7月底的93万吨相比,近乎“腰斩”。库存下降有8—9月压榨量季节性下滑的影响,9月消费火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10—11月处于压榨淡季,未来两个月,随着压榨量的提升,豆粕库存也将增加,但速度会比较缓慢,尤其是未来1个月内,豆粕维持低库存的概率较大。这种现货市场低库存、高基差结构容易推动豆粕期现价格回归。
目前,盘面理论压榨利润处于偏低阶段,考虑到现货价格高企,这种内外价格结构对国内油厂的套保盘吸引力有限,在缺少新空头的背景下,豆粕进一步杀跌动能不足,而一旦美豆进入季节性反弹周期,成本传导将推动国内豆粕价格回升。
(摘选自:我的农产品网)

 

上周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小幅上涨

据商务部监测,上周(11月21日至27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比前一周上涨0.7%,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指数比前一周上涨1.7%。
食用农产品市场:30种蔬菜平均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9%,其中大白菜、圆白菜、生菜价格分别上涨11.2%、7.1%和6.6%。6种水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3.3%。水产品平均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5%,其中小黄鱼、大带鱼、鲤鱼价格分别上涨1.1%、0.9%和0.8%。肉类价格总体平稳,其中猪肉、牛肉价格均与前一周持平,羊肉价格上涨1.1%。食用油价格保持平稳,其中菜籽油、花生油价格均与前一周持平,豆油价格下降0.1%。粮食价格略有下降,其中面粉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3%,大米价格与前一周持平。禽蛋价格不同幅度下降,其中鸡蛋、白条鸭、白条鸡价格比前一周分别下降0.6%、0.2%和0.1%。
生产资料市场:有色金属价格比前一周上涨6%,其中铅、锌、铜、镍、铝、锡价格分别上涨9.3%、7.8%、7.3%、4.6%、3.2%和2.9%。橡胶价格上涨4.2%,其中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价格分别上涨4.8%和3.4%。钢材价格上涨1.5%,其中热轧带钢、镀锌板、螺纹钢、高速线材价格分别上涨2%、1.9%、1.4%和1.3%。基础化学原料价格上涨1.2%,其中纯碱、烧碱、甲醇、纯苯、硫酸价格分别上涨2.5%、1.7%、1.1%、1%和0.3%。煤炭价格上涨1%,其中炼焦煤、动力煤、无烟煤价格分别上涨1.3%、0.9%和0.9%。化肥价格上涨0.4%,其中尿素价格上涨0.7%,氯化钾、磷酸二铵、三元复合肥价格均上涨0.1%。
(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深度阅读


农业经济连续两个季度温和回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农业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2016年三季度,中国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为101.6,比二季度上升0.3点,连续2个季度回升;中国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为90.0,比二季度低6.7点,继续在显示正常的“绿灯区”运行。
  景气分析的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增长继续加快,全国秋粮已进入收获高峰期,今年仍有望获得好收成;受马铃薯及猪肉价格回落的影响,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明显回落;农产品价格的回落,导致务农收入及终端食品零售增长不同程度放缓;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温和增长态势,占出口份额较大的水海产品以及蔬菜出口增长继续加快。
  中国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2016年三季度,中国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以下简称农经景气指数)为101.6,比二季度上升0.3点,连续2个季度回升;中国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以下简称农经预警指数)为90.0,比二季度低6.7点,继续在显示正常的“绿灯区”运行。
  农经景气指数环比上升
  构成农经景气指数的6个指标中,与二季度相比,除务农收入增长略放缓之外,农业生产、农产品出口、农业投资、农林水财政支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均不同程度上升。
  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农经景气指数(农业经济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比未剔除随机因素的指数值低0.2点,且继续呈下行走势。
  三季度,农经预警指数为90.0,比二季度下降6.7点,继续在显示正常的“绿灯区”运行。
  在构成农经预警指数的10个指标中,位于“绿灯区”的有5个指标,分别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逆转)和农林水财政支出;位于“红灯区”的有1个指标,为猪料比;位于“浅蓝灯区”的有3个指标,为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产品出口额和粮油食品零售额;位于“蓝灯区”的有1个指标,为谷物及制品进口额。
  从灯号变动情况来看,三季度,在10个监测预警指标中,谷物及制品进口额由“浅蓝灯”降为“蓝灯”,粮油、食品零售额由“绿灯”降为“浅蓝灯”,其余8个监测预警指标灯号不变。上述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下降引起的零售增长放缓以及谷物等粮食进口的下降是三季度农业预警指数下降的主因。
 农业生产增长继续加快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比上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增加值为18569.0亿元,同比增长4.0%,比二季度上升0.9个百分点,继续呈加快走势,但增速仍低于前两年同期水平。
  从粮食生产来看,全国夏粮总产量13926.0万吨(2785.2亿斤),比2015年减产162.1万吨(32.4亿斤),减少1.2%,是历史第二高产年。早稻总产量3278万吨,比上年减少91万吨,下降2.7%;秋粮有望获得好收成。
  从肉禽生产来看,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833万吨,同比下降1.1%,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产量3690万吨,下降3.6%,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生猪存栏43163万头,出栏47924万头,同比分别减少3.4%和3.7%,降幅比二季度分别收窄0.3个和0.7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522.2亿美元,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态势。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加快既有基数偏低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水海产品以及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出口保持了良好走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水海产品以及蔬菜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6%和13.9%,分别比上半年累计增速加快1.9个和2.3个百分点;鲜、干水果及坚果出口额同比增长23.8%,比上半年累计增速放缓8.7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额为53.1亿美元,同比下降34.4%,降幅继续扩大,与二季度相比,扩大8.2个百分点。玉米、高粱等谷物进口量的下降,以及国际粮价下跌是造成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降幅扩大的主因。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玉米、高粱进口量同比分别下降34.3%和29.8%,进口额同比分别下降44.4%和46.4%。
  三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比二季度回落7.3个百分点。农产品价格涨幅的回落,一方面与马铃薯大量上市、价格快速回落有关;另一方面,随着猪肉供给的增加,其价格逐步回落。而粮食价格同比跌幅则有所收窄,数据显示,三季度小麦、玉米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下跌4.2%和13.3%,跌幅比二季度收窄4.4个和2个百分点。
  三季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与二季度基本持平(微降0.1个百分点),连续5个季度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主要因素仍是前一时期猪肉价格上涨引起的相关仔畜幼畜及产品畜价格的上涨,以及农业生产服务价格的上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仔畜幼畜及产品畜价格以及农业生产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30.0%和1.5%。而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平稳或略有下降。
  三季度,猪肉价格开始下跌。据农业部监测,猪肉价格6月第2周涨至每公斤31.56元后震荡回落至9月第3周每公斤29.59元,环比跌0.7%,同比涨5.0%;生猪价格6月第2周涨至每公斤20.80元后震荡回落至9月第4周每公斤17.94元,环比跌2.3%,同比涨2.3%。导致猪料比由二季度的8.44∶1高位回落至本季度的7.2∶1,出现连续5个季度快速上升后的首次回落。目前,猪肉供应基本恢复正常,猪肉价格继续下行为大概率事件。
  前三季度,反映最终消费的粮油、食品零售额为10715.6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增速回落一方面与食品类商品零售价格回落有关,另一方面与同比基数较高有关。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035.5元,名义增长速度为7.0%,增速比二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增长放缓,主要与农产品价格下跌有关。
  前三季度,我国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为16247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比二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在连续2个季度放缓后出现小幅回升,且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高11.9个百分点,表明农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农林水财政支出为12000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二季度上升4.6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加快。以上数据表明,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18496.3元(可比价),同比增长7.8%,增速比二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呈上升态势。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上升得益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产出增长。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从未来预期看,一方面,今年冬季气候条件不利,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冬季气温偏低,发生冰冻灾害;与此同时,粮食丰收加之库存较大,粮食价格持续走低,尤其是玉米价格出现下跌,农民增收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将继续发力,大力支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17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调整水利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加大对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支持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生产效率。农业景气有望延续相对平稳的运行态势。
  经模型测算,今年四季度、明年一季度农经景气指数分别为101.7和101.6,农经预警指数为93.3和93.3,呈稳中有升走势。
  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亟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以重大品种、现代装备为核心,以节本增效、生态环保、质量安全为重点,加快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建立现代种养、农产品加工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技术体系。在育种方面,大力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在加快新一轮粮食品种更新换代四大作物中,玉米将机收籽粒品种为攻关重点目标,大豆将以高产高蛋白品种为目标,小麦初步将选育抗赤霉病品种作为重点,水稻将轻简高效优质安全品种选育作为主攻方向。在农机现代化方面,从解决关键环节机械化为主向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发展,并朝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与先进制造方向发展。开发粮食、肉蛋奶、果蔬生产和棉、油、糖、橡胶等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农机装备集成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成套设备;重点研制无级变速大型拖拉机、精准变量复式作业机具、高效能联合收获机械、精量低污染大型自走式施药机械、种子繁育与精细选别加工设备、健康养殖智能化装备;突破重型柴油机、无级变速、电控技术、液压驱动和动植物对象识别与监控系统等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效能提升和可靠性技术。
  二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有效途径。农村互联网发展,要对接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民日常生活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要根据农业特点,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探索可持续的商业运行模式。一要打造“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做到“线上农业”和“线下农业”融合发展;二要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多层次服务平台,完善物流网络体系;三要搭建农业信息化融合平台,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农民创业创新博览会。
  三是大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保障。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要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二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农机、农技、农艺等秸秆还田技术的配套和创新,通过机械化还田、生物腐熟还田、养畜过腹还田等多种方式,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为主,尽可能取之于土、还之于土、循环利用;三要推进农牧结合、种养结合、一二三产业结合、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

 

权威视点

 
 
截至2020年 中国粮食产量将减2.5%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官员周三称,截至2020年的五年里,中国粮食产量将减少1500万吨或2.5%,因为污染严重或者严重退化的耕地将退出生产,休养生息。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说,根据《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的建议,大约500万公顷耕地将会退出生产,这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4%左右,这些退耕土地要么休养生息,要么转为林地或草地。
吴晓说,近几年来中国建立了庞大的粮食库存,粮食减产不会影响到食品安全。
中国大面积耕地受到过量使用农业化学品或者工业废品的严重污染,大部分土壤的有机物质已经耗尽。政府此前表示有300万公顷耕地因为污染过重而无法生产粮食。
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周鸿升称,500万公顷退耕土地里已经有200万公顷在过去两年里休养生息,到2020年时还有300万公顷耕地将转为林地或者草地。
由于中国牲畜养殖业对干草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国内草地构成压力。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人均草地的面积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
中国政府推动恢复耕地及河湖生态健康,正值国内粮食库存严重过剩。中国政府已经推出政策促进作物轮作,并在三个地区进行试点,要求重污染或水源匮乏的耕地休耕。
周三中国政府还宣布一系列目标,旨在改善土壤质量,遏制草场过度放牧,同时限制水资源消费。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交易结果


11月2日国家临时存储真菌毒素超标小麦交易结果
11月2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安排储存在河南的国家临时存储2010年真菌毒素超标小麦销售计划48817吨,全部流拍。
11月8日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交易结果
11月8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安排最低收购价早籼稻销售计划454606吨,实际成交4845吨,成交率1.07%,成交价2640元/吨,成交全部集中在江西。
    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全部流拍。
11月9日国家临时存储真菌毒素超标小麦交易结果
11月9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安排储存在河南的国家临时存储2010年真菌毒素超标小麦销售计划48817吨,全部流拍。
11月15日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交易结果
11月15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安排最低收购价早籼稻销售计划508012吨,全部流拍。
11月16日国家临时存储真菌毒素超标小麦交易结果
11月16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安排储存在河南的国家临时存储2010年真菌毒素超标小麦销售计划48817吨,全部流拍。
11月22日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交易结果
11月22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安排最低收购价早籼稻销售计划507997吨,实际成交900吨,成交率0.18%,成交价2640元/吨,成交全部集中在浙江。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全部流拍。
11月23日国家临时存储真菌毒素超标小麦交易结果
 11月23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安排储存在河南的国家临时存储2010年真菌毒素超标小麦销售计划48817吨,全部流拍。
11月29日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交易结果
11月29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安排最低收购价早籼稻销售计划506963吨,实际成交3645吨,成交率0.72%,成交价2640元/吨,成交全部集中在江西。
    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全部流拍。
11月30日国家临时存储真菌毒素超标小麦交易结果
11月30日,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安排储存在河南的国家临时存储2010年真菌毒素超标小麦销售计划48817吨,全部流拍。

 

价格信息

全国价格信息

小麦
产区 价格种类 11月11日 11月25日 涨跌
河南 入厂价 2480 2530 50
山东 入厂价 2580 2560 -20
河北 入厂价 2540 2610 70
安徽 入厂价 2470 2470 0
 
玉米
产区 价格种类 11月11日 11月25日 涨跌
黑龙江 收购价 1360 1360 0
吉林 收购价 1470 1490 20
辽宁 收购价 1560 1560 0
内蒙古 收购价 1540 1560 20
山东 收购价 1602 1638 36
河北 收购价 1610 1601 -9
销区 价格种类 11月11日 11月25日 涨跌
四川 到站价 1975 2060 85
广西 到站价 1965 2050 85
港口 价格种类 11月11日 7月22日 涨跌
大连港 平舱价 1760 1750 -10
北良港 平舱价 1760 1750 -10
锦州港 平舱价 1760 1750 -10
鲅鱼圈港 平舱价 1760 1750 -10
福州港 成交价 1970 1950 -20
钦州港 成交价 1990 1950 -40
蛇口港 成交价 1950 1920 -30
上海港 成交价 1835 1925 90

 

全省粮油市场价格监测表
(2016年11月22日采集价格)
各市区原粮收购价格、成品粮油零售价格(平均价格,单位:元/斤)
品种 小麦 玉米 稻谷 面粉 粳米 籼米 菜籽油 豆油
等级 国标三等;小麦2016年产,
玉米、稻谷2015年产,
面粉:特制一级
大米:国标一等
国标四级
西  安 1.060 0.790   1.957 2.749 2.020 4.692 4.215
宝  鸡 1.234 0.803   1.808 2.676 2.290 5.460 4.418
咸  阳 1.230 0.820   1.780 2.360   3.950 3.400
渭  南 1.108 0.806   1.705 3.025   5.180 4.630
铜  川 1.150 0.826   1.810 2.983 2.700 4.225 3.950
延  安 1.280 0.790   1.903 2.574   5.000 4.330
榆  林       1.830 2.700   5.200 4.600
汉  中 0.990 0.888 1.358 2.155 2.780 2.443 6.125 3.400
安  康 0.900 0.663 1.375 1.930   2.547 8.194(土榨)  
商  洛 0.950 0.780   1.800 2.910 2.600 5.100 4.100
杨陵区 1.220 0.910   1.760 2.850   6.800  
韩城市 1.100 0.780   1.800 2.800   4.360 4.260
 

西安良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产品简介
QL-100型粮情测控系统已在陕西杨凌粮食仓储公司、陕西福锦米业杨凌库等大型粮库应用。该系统信号传输稳定可靠,操作方便。
QL-200型粮情测温系统已在中储粮安微六安库、江苏徐州库等大型粮库应用,该系统信号路由传输,施工简单方使,系统维护简单。
QNF-300型粮库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已在陕西杨凌粮食仓储公司、陕西省储备粮华县直属库稳定运行3年,该系统经受住高温、严寒、雷电等自然环境的考验,各项技术性能稳定,是一种可靠的自动通风控制解决方案,是现代化大型粮库通风作业的完整解决方案、可实现电脑联机远程控制、电脑脱机设定通风诸元(时间、温度、湿度)控制。该系统对作业风机实现完全保护,通风时风机窗自动开启,通风结束后风机窗自动关闭,并可与粮情测温系统共享数据库,实现智能通风。
LAQ-400型粮库磷化氢熏蒸管理系统是集现场磷化氢探测数据远程传输,薰蒸风机变频风压控制,磷化氢浓度实时记录并报表打印于一体的现代化粮库磷化氢薰蒸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