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 中心动态 > 工作动态
陕西省粮食系统:全力确保粮油市场稳定
发布时间:2020-02-25     作者:admin2      浏览量:397       来源:      分享到:
   自陕西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级应急响应”以来,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系统聚焦保供稳价目标,全力做好省内粮源调度,积极组织粮油加工企业复产达能,统筹配置资源,多措并举保障粮油产品供给能力,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全省粮油产品库存充沛、供应充足,市场持续稳定。

元宵节后,陕西省粮油市场需求特别是成品粮油供应需求增加,粮源供应保障任务繁重。自2月10日起,随着西安等地规模以上企业分类分时段有序按程序复工后,粮油产品等民生保障需求逐步加大。在这个关键时刻,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调度中省企业协同发力、挂图作战,建立省级仓储企业粮源供给与周边加工企业点对点辐射对接图,粮油应急加工企业与加工能力薄弱重点供应地区辐射供应图,充分发挥省内大型骨干粮食仓储、粮油加工企业的市场主渠道和应急保障作用,精准对接,重点保障,主动协调解决企业在物流运输、包材供应、防护用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困难,帮助商超网点等销售终端拓展对接省内供货渠道,全力保障加工企业粮源需求和西安地区及陕南陕北加工能力薄弱地区的粮油供给。

节后开工以来,西瑞集团粮油食品仓储物流加工基地从原粮库房到生产加工车间,再到成品打包缝口堆放出库,运输配送车辆进出厂区各个环节秩序井然,工人们防护到位,操作娴熟。一批批刚刚生产出来的粮油产品即将配送到全省各地市场中。

西瑞集团负责人表示,面对本次疫情,西瑞集团积极发挥粮油食品仓储物流加工基地作用。自正月初四复工复产以来,加工原粮1.19万吨,销售成品粮0.76万吨,很好地保障了市场供给。 截止2月21日,全省已开工粮油加工企业72家,日总加工能力26050吨,已复工产能70.8%。

为确保西安粮油市场供应稳定,爱菊集团已启动“粮油主食应急供应预案”,要求生产、仓储、配送等部门全员取消休假,各库房即日起倒查库存,车间24小时不间断开机生产;主食加工中心、豆业加工中心发挥中央厨房优势,在确保包子5万个、馒头50万个及豆芽、豆制品最低产能的基础上,做好内部挖潜,提升产能上限;确保在疫情时期保证市场数量供应和质量安全,保证爱菊粮油供应不断档、不涨价,让百姓持续放心。

在这场防疫阻击战中,陕西省储粮咸阳直属库有限公司主动对接,积极协调疫情防控部门畅通运输渠道,及时、有序组织小麦出库工作,为面粉厂输送原粮,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障市场供应工作。该公司于2月9日启动疫情应急保供预案,当日向五得利面粉集团咸阳分公司出库输送储备轮换小麦240吨,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库小麦1500余吨,及时缓解了面粉厂原粮供应之急。宝鸡在本次疫情发生后,全面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启动一日两报制度。全市各县区紧急启动粮油市场动态监测“一日两报”制度,采取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做到对粮油市场的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监测;会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陈仓园家美佳超市、市粮油批发市场、祥和和老牛面粉公司的粮油销售、加工情况进行巡查。

截至目前,陕西省成品粮油储备9.15万吨,省级储备轮换小麦23万吨,正持续投放市场,实现线上交易小麦12844.08吨。陕西省储备粮集团公司与中储粮西安分公司建立了协同机制,保持同品种、等级、质量粮食出库价格与春节前基本持平;通过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线上交易平台,精简手续流程,扩大线上交易,使企业对接更加便捷高效。

在保障好市场供应的同时,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加强粮油市场监测预警工作,对全省12个市区5类主要成品粮油市场零售价格动态监测,公布已开工加工企业联系方式,每天在局门户网站专栏、微信、微博和主流媒体平台发布,紧盯市场变化,科学研判预判,持续加强粮油市场巡查力度,向群众公布举报电话,积极受理群众举报,密切关注重点地区加工能力薄弱地区粮油市场稳定问题,一旦发现粮油市场供应短缺问题,第一时间处置。

面对抗疫情、保供应的关键时期,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维东信心满满地表示:“在疫情来临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发挥骨干粮食企业主力军作用,迅速组织企业复工复产,积极保障粮油市场供应。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复工复产,我省粮食消费市场的需求也逐步升温,成品粮油供应需求增大、任务艰巨。我们安排各类粮油加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提高成品粮油市场供给量。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中小包装产量,更好地满足群众生活需求;积极协调包装物资供应企业,加大中小包装物资采购,满足加工生产需求。特别是大型骨干粮食企业在这个关键时期发挥主渠道作用,集中资源,加强调度,全力做好粮油供应保障工作。配合各市(区)做好粮油供应配送,保证社区超市等群众身边粮油供应点需求;采取积极有效保供措施,确保粮油消费市场安全、生产安全,确保陕西省粮食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