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2019年2月8日美国农业部报告
注:由于联邦资金的短缺,2019年1月的《世界农业供需预测报告》将不会发布。
导读:
根据本月报告显示,小麦产量增加130万吨,出口增加130万吨,使用量增加了200万吨;粗粮产量将减少150万吨,产量和消费量增加,贸易量略有下降;巴西阿根廷分别调整近十年来的大豆数据,对年度大豆库存数据影响深远;稻米的供应量增加510万吨,消费量增加了70万吨;食糖库存小幅上涨;棉花产量和纺用量减少,但贸易和库存增加。
小麦:由于饲用量和种子使用量均减少,预计2018/19年度小麦期末库存增加3600万蒲式耳。2月8号公布的NASS谷物库存报告中显示第二季度库存大于预期,其中饲用量减少了3000万蒲式耳。NASS冬小麦和油菜播种报告中显示,2019/20冬小麦播种面积减少了600万蒲式耳,主要是由于种植窗口期降水过多,温度较低。期末库存为10.1亿蒲式耳。根据NASS价格报告以及对剩余季度的预期,季节平均农场价格基本保持不变。
2018/19年度的全球产量增加了130万吨,其中俄罗斯增产160万吨,巴西增产60万吨,巴拉圭增产50万吨。但这些增产部分被中国减少的110万吨和阿根廷减少的30万吨所抵消,所有这些生产变化都是根据最新的政府统计数据和收获结果得出的。全球出口增加130万吨,其中巴基斯坦新增70万吨出口补贴,带动了全球出口的增加。俄罗斯和巴拉圭的出口分别增加了50万吨、40万吨,这两个国家均扩大了出口供应量。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的出口到目前为止下降了50万吨,阿根廷的出口下降了20万吨,反映出其国内农作物减产的现状。2018/19年度的全球使用量增加了200万吨,主要是由于中国饲用量增加了200万吨。随着全球使用量的增长超过供应,全球期末库存减少60万吨至2.675亿吨。
粗粮:本月美国变化情况预计为:进口量、产量、食用量、种子用量、工业用量、饲用量以及库存都将下降。玉米产量下降2.06亿蒲式耳至144.2亿蒲式耳,每英亩为176.4蒲式耳,收获面积也略有下降。
玉米总使用量下降1.65亿蒲式耳至148.65亿蒲式耳。工业用量减少了4000万蒲式耳,反映出用于乙醇和其他工业用途的玉米量减少。就乙醇而言,玉米用量减少是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报告的最新谷物压榨及副产品生产数据和每周乙醇生产数据得出的。工业用量的其他用途减少了1500万蒲式耳,其中包括用于生产高果糖玉米糖浆和葡萄糖的使用量减少。饲用量减少1.25亿蒲式耳至53.75亿蒲式耳,这是基于产量减少和12月1日库存显示的9-11月间直接转化量得出的。由于供应量下降超过使用量,玉米库存减少了4600万蒲式耳。季节平均玉米价格维持在每蒲式耳3.60美元的中点不变。
即便是收获面积的减少,高粱2018/19年度产量仍小幅增加3.65亿蒲式耳,亩产增至72.1蒲式耳。高粱的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3.35美元,中间价下跌5美分。
2018/19年度全球粗粮产量将减少150万吨至13.721亿吨。本月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的粗粮变化是:产量和消费量增加,贸易量略有下降。其中阿根廷、中国和乌克兰的玉米产量增加将抵消南非和墨西哥玉米产量的减少。阿根廷玉米产量的增长是基于更高的预期面积和产量,主要是过去两个月充足的降雨和温和的气温提振了产量前景。根据最新官方统计数据,中国和乌克兰的增长更多。而南非由于1月份的炎热和干燥,特别是在西部产区,产量将会下降。
2018/19年度全球贸易的主要变化包括阿根廷和乌克兰的玉米出口增加,部分被南非和墨西哥玉米出口减少抵消。在2017/18年度,阿根廷的出口减少,而巴西的出口增长部分抵消了从2018年3月至今观察到的出货量增长。南非从2018年5月开始,进口量有所增加。2018/19年度,智利的进口量增加,委内瑞拉的进口量减少。大麦方面,中国的进口量减少,澳大利亚的出口量减少。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的玉米期末库存增加,主要来源于阿根廷和中国期末库存的增加。全球玉米库存增加100万吨至3.098亿吨。
稻米:本月稻米预测是:供应量、使用量和期末库存均增加。2018/19年度稻米总产量为2.242亿美担(1美担=45.36公斤),比此前估计增加了近600万美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其中长粒米增长最多。所有稻米的平均产量为每英亩7692磅,比之前的估计增加了170磅(1磅=0.4536公斤=0.01美担),增产量是有记录以来第二高的。长粒米产量提高到1.64亿美担,中、短粒米提高到6030万美担。根据NASS大米库存报告显示,今年8-11月,稻米的国内使用量增加了200万美担至1.35亿美担。稻米出口量将增加100万美担至1亿美担,而长粒米的出口增加主要是由于由于巴西收成较差,竞争减少。稻米期末库存将增加290万美担至4710万美担,较去年增加60%。价格方面,季节平均农场价格保持不变,为每美担11.60-12.60美元。
2018/19年度全球稻米的供应量增加510万吨至6.579亿吨,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增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2018/19年度稻米产量增加了近500万吨达到1.485亿吨,几乎与去年持平。由于中国、尼泊尔和菲律宾的预期使用量增加,抵消了巴西和尼日利亚使用量减少的影响,全球2018/19年度的消费量增加了70万吨至4.903亿吨。由于柬埔寨、泰国和缅甸减少的出口量并没有完全被中国增加的出口量抵消,全球贸易量在2018/19年度小幅下降到4770万吨。由于供应量增加和出口价格具有竞争优势,中国的出口量达到自2002/03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如此,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稻米进口国,进口量为450万吨。预计全球库存将达到创纪录的1.676亿吨,其中以占全球库存69%的中国为首。
油籽:预计美国2018/19年度油籽产量为1.34亿吨,比上一份报告减少了150万吨。大豆、油菜、花生和棉籽的产量减少被向日葵种子的增加部分抵消了。大豆产量下降5600万蒲式耳至45.44亿蒲式耳,收获面积略有下降为8810万英亩,单产为每英亩51.6蒲式耳,下降0.5蒲式耳,主要是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减产。大豆压榨量将增加1000万蒲式耳至20.9亿蒲式耳。豆粕产量基本没有变化,因为较高的压榨率被较低的提取率所抵消。供应量减少和压榨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被出口减少2500万蒲式耳所抵消。期末库存减少4500万蒲式耳为9.1亿蒲式耳。
价格方面:大豆季节平均价格为8.10-8.10美元每蒲式耳,中间价为每蒲式耳9.10美元不变。豆粕价格为295美元-335美元每短吨(1短吨=0.9071吨),中间价上涨5美元。豆油价格为28.5-31.5美分每磅,中间价格保持不变。
2018/19年度全球大豆变化包括产量、出口量、压榨量和库存量均下降。全球大豆产量减少820万吨至至3.61亿吨,其中主要是由于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和南非的大豆产量下降。巴西的产量减少了500万吨至1.17亿吨,是南部和中西部部分地区的干旱导致。即便是亩产增加,由于收获面积减少,阿根廷的产量减少了50万吨至5500万吨。全球大豆出口量减少170万吨至1.544亿吨。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出口的减少部分被阿根廷出口的增加部分所抵消。全球进口量减少了,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压榨需求减少了200万吨。
全球2018/19年度大豆市场期末库存减少860万吨至1.067亿吨,较2017/18年度预估增加860万吨。除了与作物有关的变动外,本月全球期末库存的下降还反映了阿根廷(2009/10年度)和巴西(1999/00年度)供需平衡表的历史修正。此次修订供需状况表明,巴西2017/18当地年度的期初库存水平应高此前估计,而阿根廷则相反。此外,这些修正更符合阿根廷农业部和巴西植物油工业协会(ABIOVE)在2018年末对历史库存的修正。
由于干旱,阿根廷2018年的大豆产量比最初的预测下降了30%,大豆库存被认为低于先前的估计。宣布干旱后的库存利用率在2017/18年度(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为38%,这是根据阿根廷官方的压榨量、贸易量数据和生产数据得出的。,综合过去十年中计入统计的用量所对应的供给量、统计误差及为纳入统计的需求数量的情况,最近修订的库存统计数据将会减少。
虽然阿根廷的库存减少,但修订后的巴西大豆库存从1999/2000年度开始增加。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期间创纪录的出口量及 2017/18年度(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的期末库存、对修订数字居功甚伟。季度末创纪录的出口量表明,除了创纪录的收成外,初始库存明显高于此前的估计。巴西的期末库存在过去几年中数次调高供给量,主要是为了匹配2017/18年度报告中统计的使用量数据。有关更多信息,请阅读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服务局的《油料种子:世界市场和贸易与经济研究局的油料作物展望2月份报告》。
糖:美国甜菜糖产量在2018/19年度保持在490万短吨不变,因为切片甜菜中回收的蔗糖量增加被NASS估计的甜菜产量减少所抵消。根据1月份完成的甘蔗加工报告,路易斯安那州2018/19年度甘蔗产糖量增加到187.5万短吨。基于NASS较高的甘蔗产糖量预测和预计12.48%加工量恢复,佛罗里达的蔗糖产量增加到209.1万短吨。
根据甘蔗加工商和精炼商对甜味剂市场数据的修正,2018/19年度期初存增加了5.97万短吨。关税配额进口减少4002 短吨。2018年,尽管来自自由贸易区域的食糖进口量比预期少,但仍多于2018年10月美国农业部豁免的2017/18年世界贸易组织关税配额下的食糖进口量。总而言之,预计期末库存增加131698 短吨至179.5万短吨,库存使用比率为14.59%。墨西哥的供需平衡没有变化。
棉花:本月发布的美国2018/19年度棉花预测为:产量、纺用量和期末库存略有下降。由于东南部以外地区产量小幅下降,总产量减少了20万包。其中期末库存和纺用量各减少10万包,而出口保持不变。市场年平均价格减少2美分每磅,价格中间值为72美分每磅。
世界棉花供需预测为:产量和纺用量减少,但贸易和库存增加。由于土耳其、印度、布基纳法索和美国的小幅下降抵消了中国、巴西、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产量的增长,总产量减少了近30万包。由于中国、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的进口增加,抵消了越南和孟加拉国进口下降的影响,全球贸易量增加了60万包。巴西、贝宁和印度的出口上升,但土耳其和布基纳法索的出口下降。2017/18年度印度纺用量下降,是2018/19年度全球库存增加60万包的主要原因。自去年12月以来,印度预计2018/19年的消费量将减少50万包,中国将减少100万包。全球棉花使用量减少了200万包,越南、土耳其和美国的减少量较小。目前,全球2018/19年度期末库存较此前预估增加230万包,其中中国增加了200万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