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市场分析
国内麦市购销明显升温小麦价格涨势减弱
一、全国冬小麦生长发育情况
截止10月23日,西北地区、华北、黄淮冬小麦处于播种出苗至三叶期,新疆局部、甘肃和陕西局地已分蘖,西南地区陆续开始播种。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1%、79%。
二、市场行情综述
(一)陕西市场
随着玉米上市,基层忙于秋收,小麦交易减少,部分面粉企业新小麦到货数量下降;再加上近期玉米市场价格上涨,饲用小麦替代现象需求增加,小麦价格出现小幅上涨,贸易商把目光转向国家政策性粮食销售,加大采购力度。10月28日存放于陕西的国家政策性粮食销售陕西市场全部成交,成交量1.21万吨,成交均价2,347元/吨。当前因市场面粉需求不佳,面粉企业开机率偏低,麸皮产出量减少,另外近期饲料消费出现好转,市场普遍反映麸皮销售较为顺畅,同时,由于小麦价格处于高位,面粉企业挺麸皮以保利润的意愿较强。截止10月30日,陕西咸阳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为2,540元/吨;宝鸡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为2,520元/吨,麸皮出厂报价2,060元/吨;渭南富平地区面粉企业麸皮出厂报价2,040元/吨,麸皮货源紧张。
图1 陕西省各级储备粮食成交数量百分比图
截止10月30日,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共举办158场交易会,累计成交中央储备小麦2.48万吨,成交均价2,356.87元/吨;累计销售省级储备小麦24.70万吨,成交均价2,362.09元/吨;累计成交市级储备小麦3.38万吨,成交均价2,383.84元/吨累计成交县级储备小麦3.51万吨,成交均价2,364.58元/吨。
(二)全国市场国内麦市购销明显升温,临储成交量增多。进入10月份后,小麦价格凸显上涨态势,主要原因是市场供需出现阶段性偏紧,加上玉米价格持续上涨,饲料企业采购积极性提升,采购小麦充实库存增加。当前华北部分地区饲料企业新玉米收购价已上涨至2,400—2,550元/吨,基本与小麦价格持平。从十月中后期来看,由于国家加大对小麦市场的调控力度,小麦市场供给较为充足,而下游产品需求不旺,加之后期玉米价格有望趋于稳定,小麦价格再涨的空间已经相对有限。
图2 第44周小麦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天下粮仓
截止10月30日,全国主产区小麦价格指数为2,496元/吨。其中:河北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为2,480-2,530元/吨,山东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为2,470-2,580元/吨,河南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为2,440-2,520元/吨,江苏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为2,420-2,550元/吨,安徽地区面粉企业小麦收购价格为2,474-2,500元/吨。
国内面粉价格大多稳,局部涨。截止10月30日,国内30粉平均价格指数为3,032元/吨,国内60粉平均价格指数为2,860元/吨。
当前小麦价格处于较高位置,面粉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减少,面粉企业为了保证利润,低价出售意愿不强。随着天气转冷,面粉储存时间延长,且今年各大院校仍部分实行封闭式管理,集体需求量增加,为面粉市场整体需求提供较为有力的支撑,当前面粉企业开机率普遍较低,出货压力不大,企业仍有提价意愿。今年面粉消费仍然“旺季不旺”,面粉消费平淡,面粉经销商采购意愿不强,且国内面粉企业众多,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压力较大,多数企业以销定产,调价较为谨慎,以维持稳定为主。调查显示,截止10月30日的一周面粉主产区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中小企业开工率分别为43%、47%、49%、42%、47%,平均开工率46%,较节前下降1个百分点。
国内麸皮价格大多保持稳定,局地小幅回落。截止10月30日,全国麸皮价格指数为1,947元/吨,其中:麸皮主流价格在1,900-2,140元/吨。当前市场阶段性补货时期已过,且随着国家加大政策性小麦的市场投放量,供应紧张局面缓解,局地麸皮价格开始小幅回落。但是近期小麦价格仍处于较高位运行,加上面粉需求不佳,企业利润较少开机率不高,麸皮产出量偏紧,且生猪存栏量还在增加,下游仍有需求,价格受到支撑。
国家政策:10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202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2021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1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1.13元/吨。
三、美国农业部10月份小麦供需报告
本月预估2020/21年度美国小麦的情况是:供应量减少,国内使用量增加,出口量不变,期末库存减少。根据NASS谷物库存报告和小粒谷类作物年度报告显示,由于期初库存产量均较低,预估供应量将减少3200万蒲式耳。进口的减少量全部来自杜伦小麦,同时这也将抵消部分供应量减少的影响。由于饲用量的增加,预估国内使用量将增加1000万蒲式耳。根据NASS的谷物库存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国内使用量高于此前估计。由于各品种小麦出口变化的相互抵消,预估总出口量仍保持在9.75亿蒲式耳。预计期末库存将减少4200万蒲式耳,至8.83亿蒲式耳,这将是近六年来最低的期末库存。根据截至目前的NASS价格报告,以及对本年度剩余时间的期货和现货价格的预期,季节平均价格将上涨0.20美元/蒲式耳,至4.70美元/蒲式耳。
本月预估2020/21年度全球小麦的情况是:供应量、消费量、出口量以及库存量均增加。根据俄罗斯农业部最新的收获结果显示,俄罗斯产量预估将增加500万吨,达到8300万吨,这是自2017/18年度以来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产量。同时俄罗斯的增产量将抵消乌克兰、加拿大、阿根廷和美国的减产量,所以预估全球供应量将增加220万吨,达到10.725亿吨。根据加拿大统计局9月14日发布的最新预测,加拿大的产量将减少100万吨,至3500万吨。由于俄罗斯饲用量以及巴基斯坦和欧盟的食用量、种用量和工业用量均实现增加,且增加量超过乌克兰和加拿大饲用量的减少量,故预估全球消费量略有增加,达到7.51亿吨。因为俄罗斯出口增加量,将超过阿根廷和乌克兰的出口减少量,预计全球贸易量将增加50万吨,至1.899亿吨。其中俄罗斯的出口量将增加150万吨,达到3900万吨,这将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水平。本月进口量变化最大的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将分别增加50万吨。中国的进口量在早期强劲增长,目前为750万吨,使中国成为2020/21年度全球第三大进口国。预计2020/21年度全球期末库存将增加210万吨,至3.215亿吨,创下新纪录,其中俄罗斯将占本月新增库存的绝大部分。
表1 世界小麦供需表
三、后市分析
综合分析,我国政策性小麦库存依旧高企,随着国家加大对政策性小麦投放量,小麦市场后期供应充足,且随着主产区玉米上市量逐步增加,以及临储玉米出库仍在进行,玉米价格有望保持稳定或小幅回落,玉米对小麦价格的带动效应会大大减弱。鉴于当前小麦价格已升至阶段性高位,市场的上涨空间已经相对有限。
师艺璇
玉米市场分析
新粮陆续上市 玉米价格不断走高
一、行情综述
图1 近期玉米现货价格趋势图(来源:卓创资讯)
【现货阶段性供不应求,玉米价格先扬后抑】十月以来,国内玉米价格一路上扬,前半月涨势明显,后半月涨势放缓,截止10月23日,国内玉米现货指数2,445元/吨,较前一周上涨58元/吨,较去年同期1842涨603元/吨,涨幅32.74%。其中,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2,490-2,570元/吨,各企业较前一周全线继续上涨30-200元/吨不等;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主流区间2,200-2,360元/吨,大多企业较前一周继续上涨40-60元/吨;辽宁锦州港20年新粮价格2,500-2,505元/吨,较前一周上涨5-10元/吨,广东蛇口港口二等陈粮2,580-2,600元/吨,低位较前一周20元/吨。
期货方面,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0月15日的一周,美国2020/21年度交货的玉米净销售量为1,831,600吨,显著高于上周,比四周均值高出31%,玉米出口销售显著改善。加之美国高平原和中西部地区出现雨雪天气,已经放慢了秋收工作,也支持玉米和大豆期货市场上涨。截至10月22日,2020年12月合约报收416.25美分/蒲式耳,周比上涨14.25美分/蒲式耳。
图2 近期玉米期货主力合约日K线图(来源:东方财富网)
截至10月23日,大连玉米2101合约报收2,572元/吨,周比上涨25元/吨。
二、玉米消费
【猪肉需求稳定,供应加大致猪价下跌;开机率小幅回升,深加工需求稳定】
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监测,2020年第41周(即2020年10月12日-16日,以下简称本周),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38.05元,环比(比10月9日的每公斤39.75元)跌4.3%,同比跌18.6%,较上周跌幅扩大8.4个百分点。
本周国内猪肉价格环比下跌。主要是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看跌后市,生猪出栏积极性较强,加之部分地区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未出售的生猪近期集中出栏,造成供应短期内增量,带动生猪和猪肉价格下跌。周后期个别低价区的养殖户压栏惜售,猪肉价格略止跌回升。
图3淀粉企业开工率走势图
深加工方面,据天下粮仓网调查,近期国内玉米工业需求较为稳定,淀粉企业玉米加工量周比增加660吨,增幅0.09%,淀粉行业开机率为70.64%,周比增0.06%;酒精企业DDGS产出量周比增加300吨,开工率56.34%,周比增加0.18%。
三、数据与分析
国内: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本月预测,2019/20玉米市场年度,国内产区玉米批发年度均价每吨1,965元,处于年度预测范围内,比上年度涨5.2%。进口玉米到岸税后年度均价每吨1,752元,处于年度预测范围内,比上年度跌0.3%。
本月预测,2020/21年度,中国玉米产量、进口量、消费量等预测维持上月不变。9 月份全国玉米气候适宜度均高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值,有利于玉米产量形成,玉米总产预测与上月一致,仍保持稳中有增趋势。短期内随着国内新玉米大范围上市,国家临储拍卖玉米出库,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到港量增加,国内供应将逐步增加,但考虑到饲用消费恢复以及部分受灾地区玉米品质下降、收获成本增加等影响,预计玉米价格将保持基本平稳。
国际:本月预估2020/21年度美国玉米的情况是:产量下降,用于乙醇、饲料的玉米量减少,期末库存减少。
预计2020/21年度全球粗粮产量将降至14.588亿吨。与上月相比,预估2020/21年度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的情况是:产量、使用量和库存均将增加。由于包括塞尔维亚、加纳、肯尼亚、坦桑尼亚、布基纳法索和马里在内的几个国家的玉米增产量将超过乌克兰和欧盟玉米的减产量,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的玉米产量预计将小幅上升。根据到目前为止的收获结果,乌克兰的预期玉米产量将有所下降。
进口:1-8月玉米:进口373.0万吨,同比增30.1%。出口1.6万吨,增88.7%。
大米:进口154.8万吨,同比减23.5%。出口206.1万吨,增71.2%。
大麦:进口374.7万吨,同比减32.6%。出口300.8吨,增4.3倍。
高粱:进口49.7万吨,同比减85.9%。出口2.6万吨,增7.6%。
另,玉米酒糟(DDGs)进口6.2万吨,同比减15.6%。
木薯(主要是干木薯)进口237.8万吨,减36.2%。
四、省内行情
随着天气好转,前期潮粮销售行情告一段落,近期陕西地区玉米市场与国内行情正式接轨,市场价格迅速拉升。由于之前新粮上市初期,企业集中到货,玉米价格不升反降,与周边地区价格的大幅上涨形成反差,不断有周边企业前来收购,为了防止新粮外流,省内加工企业积极调整收购价格,截至11月2日,西安国维淀粉公司的玉米收购价格为2,520元/吨,宝鸡阜丰公司的收购价格为2,520元/吨,不过由于目前价格仍处于上升通道,企业到货情况与收获前期相比差异明显,根据周边市场的行情来看,短期内省内玉米价格仍有上升空间。
五、后市展望
随着新粮的不断上市,近期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幅度开始缩小,产区价格已经突破预期,价格继续上行愈加艰难。长期来看,今年的玉米市场虽然面临供需缺口增大,产量减少的问题,但谷物进口源源不断,超期水稻、小麦去库存背景下,玉米市场需求的可替代导致价格不具备被连续推高的条件。
马一鸣
稻米市场分析
新稻活跃上市 国储成交持续回暖
一、国内市场
中晚稻上市前期,南方籼稻产区市场需求旺盛,多元主体收购积极性比较高,但农户惜售心理较强,短期价格节节高涨;10月下旬以后,中晚稻上市量进一步增加,农民售粮节奏更加平稳,价格逐步企稳,预计收购期有所延长,部分市县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可能性较大。
(一)陕西市场
据了解,陕西省内中晚籼稻市场收购均价为2790元/吨左右。其中,汉中市收购均价为2700元/吨左右,安康市收购均价为2926元/吨左右。
(二)主产区市场
1.稻谷生长发育情况
根据中央气象台监测:江南东部一季稻处于乳熟至成熟收获期,全国其余地区基本收获完毕。
江南、华南北部晚稻处于乳熟至成熟收获期;华南南部处于灌浆至乳熟期。全国晚稻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12%、83%,一类苗较上周增加1个百分点,二类苗较上周减少2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建议:江南、华南晚稻区要趁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成熟水稻,并做好晾晒储藏工作。
2.政策性稻谷成交稳中有涨
10月23日政策性稻谷计划交易数量为119.9万吨,实际成交17.7万吨,环比增加9.1万吨;成交率14.8%,环比上升7.6个百分点;成交均价2426元/吨,环比提高12.4元/吨。其中2017年稻谷因性价比高备受青睐,大部分为采购用于禽类饲料用粮,饲料稻谷目前市场价格已经上涨到2400元/吨,政策性交易价格略低于市场价格,所以贸易商采购积极。对2018年稻谷感兴趣的企业也不少,但2019年稻谷无人问津。同时,政策性稻谷成交总量较上周增幅明显,主要原因是:一是受阴雨天气影响,产区新季稻谷质量有所下降。二是稻谷价格高开高走,农户存在惜售心态。三是政策性稻谷性价比凸显,加工企业购买积极。本周共有79家企业买进稻谷,与上周相比增加40家。
表1 10月23日最低收购价稻谷(2017-2019年)交易结果
3.粳稻投放暂停 早籼稻成政策性交易主力
目前正值新季中晚稻上市高峰期,市场购销主要集中在新稻市场,对陈稻市场的关注度下降。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告显示,从11月6日开始暂停粳稻投放,短期市场交易品种仅剩下2017~2019年产早籼稻,早籼稻逐渐成为政策性陈稻交易的主力。其中,11月6日计划投放2017~2019年产早籼稻60万吨,较本周减少60万吨,降幅50%。分年份看,计划投放2017年产18万吨,2018年产22万吨,2019年产20万吨;分省份看,计划投放江西54万吨,湖南6万吨。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中华粮网
表2 国内稻谷价格表
另外,湖南长沙早籼稻收购价为2800元/吨,较上月上涨40元/吨;江西南昌早籼稻收购价为2640元/吨,较上月上涨40元/吨。
4.新季粳稻陆续上市 局部涨跌不一
近期,东北地区主产区收割工作已进入尾声,新粳稻上市量明显增加,多元主体收购积极性较高,开工率也整体较高,主要是为即将到来的“双十一”购物节备货。其中,黑龙江建三江粳稻收购价为2670元/吨,较上月上涨70元/吨。
江苏粳稻上市量逐步增加,储备企业尚未大规模入市,主流收购价格尚未形成。据目前收购的加工企业反映,江苏今年粳稻谷出米率较高,基本不低于去年,但亩产可能比去年低10%左右。其中,江苏新沂粳稻收购价为2740元/吨,较上月下跌30元/吨。
5.中晚稻上市高峰期价格高开稳走
截至10月1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籼稻406.7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116.5万吨。
由于行情回暖,相比往年,今年市场主体入市意愿较强,市场化收购活跃,价格高开稳走。其中,湖南长沙晚籼稻收购价为2800元/吨,较上月上涨60元/吨。安徽芜湖晚籼稻收购价为2700元/吨,较上月100元/吨。截至10月30日,中晚稻尚未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但后期伴随市场需求的逐渐饱和,农户售粮节奏逐渐趋稳,预计价格将会有所下跌,局部启动托市收购可能性较大。
6.大米需求旺盛 价格略有上涨
随着中晚籼稻上市进度推进,水分较上市初期有较大改善,籼米质量也有所好转,市场购销活跃,米企采购积极性相应提高,给米价提供利好支撑。其中,南方及北方产区籼米出厂价大多集中在3900-4500元/吨,局部较上月上涨40-200元/吨。粳米价格大多维持稳定,出厂价大多集中在3640-4900元/吨,局部较上月波动20-100元/吨。
二、国际价格
根据美国农业部10月10日报告:本月预估2020/21年度全球稻米的情况是:供应量减少、消费量增加、贸易量减少和库存减少。预估稻米供应将减少270万吨,至6.786亿。预估2020/21年度全球消费量将增加30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4.994亿吨。预估全球贸易量将减少20万吨,至4430万吨。预计2020/21年度全球期末库存将减少570万吨,至1.792亿吨,但仍将创下纪录,其中中国和印度分别占总库存的65%和18%。
我国大米进出口环比均增加。据海关最新数据统计,9月份我国进口大米16万吨,环比增加3万吨,增幅23.1%。1~9月我国累计进口大米168万吨,同比减少2万吨,减幅1.2%;9月份我国出口大米18万吨,环比增加6万吨,增幅50.0%,1~9月累计出口大米186万吨,同比减少29万吨,减幅13.5%。
三、后市分析
稻谷:目前国家投放政策性稻谷仅剩2017-2019年产早籼稻,与市场价相比价格较低,预计后期早籼稻仍以政策性交易为主。
中晚籼稻陆续上市,市场购销活跃,优质优价特征凸显,同时国家停止投放中晚稻,且定向销售国储陈稻,为新稻市场化收购让路,推动籼稻价格上涨。不过,稻谷丰收导致市场供过于求,限制稻价上涨空间。预计后期随着中晚籼稻上市推进,价格将小幅回调。
粳稻竞价销售暂停,政府积极引导市场化收购,大米加工企业增加库存意愿强烈,收购积极,且农户惜售挺价,导致米企上量困难,均提高收购价格抢占粮源。不过,市场陈粮较多,而下游走货不佳,供大于求格局严峻。预计粳稻价格将稳中震荡运行
大米:预计后期伴随着原粮上市高峰期的到来,价格逐渐回落,终端大米价格将窄幅震荡运行。
黄欣
油脂油料市场分析
菜籽油引领 豆菜油节后止跌转涨
一.大豆和豆油
大豆: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国产大豆价格先跌后涨,整体较上月同期略有上涨(见图1),主要原因如下:1.国储大豆持续抛售,虽均溢价成交,但有效增加了市场供给,拉低了市场均价;2.东北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增加,预计新季大豆产量较去年将所有增加,制约了国产大豆的上涨空间。3.因天气原因,今年东北主产区大豆收割进度较往年慢,新豆推迟上市,陈豆持续减少,利好陈豆价格。4.疫情影响,农户惜售情绪较浓,秋粮整体价格较往年略有上涨,叠加新豆收割进度慢于往年,市场暂时性缺粮推高了国产大豆价格。
图1 国内大豆平均价格走势对比图(单位:元/斤)
截止10月下旬,黑龙江地区商品豆装车价格为4900-5000元/吨,吉林地区商品豆装车价格为4900元/吨,河南地区新季中黄豆装车报价为5600-5800元/吨,河北地区新季中黄豆装车报价为5800元/吨,湖南常德地区早熟豆装车报价6600元/吨,湖北地区早熟豆装车报价6900-7100元/吨,各地区价格均较上月同期有所上涨。
2020年9月,我国进口大豆978.9万吨,环比增加1.9%。1-9月,累计进口大豆7452.9万吨,同比增加15.5%。
豆油: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国内豆油价格宽幅震荡,整体较上月同期略有上涨(见图2)。原因如下:1.国庆、中秋双节备货结束,长假前市场资金获利收拢,豆油价格由高位快速回落;2.受拉尼娜天气因素影响,巴西持续干旱,新豆播种推迟,美豆偏强运行,节后资金再次进入推动豆油价格止跌转涨;3.菜籽油价格迎来新高,带动了豆油价格的上涨。
图2 2020年国内豆油价格走势对比图(单位:元/吨)
截止10月下旬,国内沿海一级豆油现货主流价格在7460-7610元/吨之间,较上月同期上涨310-330元/吨。其中,天津贸易商报价7460-748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310-320元/吨;日照贸易商报价75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300元/吨;广州贸易商报价761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330元/吨。
截止10月29日,陕西省内豆油现货报价:一级豆油自提价793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480元/吨;三级豆油自提价788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480元/吨。11-12月份西安提货基差:750元/吨,较上月上涨200元/吨。
截止目前,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共成交大豆油1万吨,成交均价7072元/吨。
豆油期货: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大商所豆油2101合约价格止跌转涨(见图3)。截止到10月29日,豆油1月合约收盘报7216元/吨,较9月29日上涨290元/吨,涨幅4.2%,未突破9月21日出现的最高价格。
图3 大商所豆油主力2101合约10月走势图
后市分析:目前豆油价格止跌转涨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菜籽油价格的不断高企,油品间的替代作用带动了国内豆油价格的止跌转涨。但国际油价再次走弱,与生物柴油更为贴近的豆油价格承压较大,加之拉尼娜天气现象对南美大豆播种的影响至多持续至明年1月,且市场前期价格已对该预期进行过了兑现。若国外二次爆发的疫情不会对国内大豆进口渠道造成实质影响的话,后期豆油价格或将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仅靠菜籽油带动或略显乏力。
二、油菜籽和菜籽油
菜籽: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国产油菜籽价格延续上月走势,继续上涨(见图4)。主要原因如下:1.各地油菜籽供应紧缺。西北地区油菜籽减产,农户惜售。目前内蒙古地区油菜籽价格较往年上涨了24%,带动国内菜籽价格持续上涨;2.贸易关系不稳定,市场担忧后续进口受进一步影响。
图4 2016-2020年国内油菜籽价格走势对比图(单位:元/斤)
截止9月下旬,安徽地区油菜籽价格为6100-624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540-640元/吨;四川地区油菜籽价格为6200-65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300-360元/吨;湖北地区油菜籽价格为5800-63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100-300元/吨;内蒙古地区油菜籽价格为5700元/吨,较9月初上涨300元/吨。
据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止9月30日,陕西省累计收购油菜籽2.69万吨,较去年同期收购的2.05万吨,增加了31%。陕南地区油菜籽企业收购价格为5200-6000元/吨。
菜籽油:在9月下旬冲高回落后,菜籽油价格于10月初止跌转涨。整体价格较上月同期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且目前价格已处于年内高位(见图5)。主要原因如下:1.国内菜籽油库存一直处于低位,进口不畅,货源紧缺,今年以来供应一直较紧;2.中储粮自7月末开始进行菜籽油收储活动,随着收储量的不断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源愈加趋紧。
图5 2014-2020年10月进口菜籽油价格连续走势图(单位:元/吨)
截止10月下旬,两广及福建地区菜籽油库存为4.3万吨,较上月同期减少了0.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8.6万吨,降幅为50%。
截止10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国产四级菜籽油出厂报价为9800-106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800元/吨。沿海油厂进口四级菜籽油报价为9610-966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100-210元/吨;内陆区域进口四级菜籽油报价为9580-99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140-320元/吨。
截止10月29日,陕西地区进口一级菜籽油(脱蜡)提货价107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300元/吨;一级菜籽油(非脱蜡)提货价105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250元/吨;国产一级菜籽油提货价112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200元/吨;国产四级菜籽油10700元/吨,与上月持平。
截止目前,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共成交菜籽油1.4万吨。其中,国产菜籽油0.2万吨,成交均价11500元/吨;进口菜籽油1.2万吨,成交均价10016.67元/吨。
菜籽油期货价格: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郑商所菜籽油2101合约价格止跌转涨,并创出新高(见图6)。截止到10月29日,菜籽油2101合约收盘报9559元/吨,较9月29日上涨672元/吨,涨幅7.6%。
图6 郑商所郑油主力2101合约10月走势图
后市分析:目前国内菜籽油价格易涨难跌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所致。一方面国内菜籽油产量不足,需大量进口。另一方面则进口渠道自年初以来一直不畅,国内库存长期处于低位。菜籽油目前面临的就是供应缩减而刚需不变的局面,同时作为小品种油脂,在全球货币宽松的大环境下,更易受到资金追捧。四季度是油脂传统消费旺季,被市场形容为“小而美”的菜籽油,价格或还会维持强势运行。
周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