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分析
市场有效供应偏紧 玉米价格持续上行
一、市场行情
(一)玉米现货
来源:卓创资讯
图1 全国玉米均价走势图
2月份全国玉米价格维持上涨趋势。据卓创资讯统计,全国玉米2月份月度均价为2086.57元/吨,较上月均价上涨61.92元/吨,环比涨幅3.06%,同比跌幅8.96%。
2月上旬,华北和东北产区基层购销尚未恢复,下游深加工企业刚需补货,供应紧张下支撑玉米价格上涨。中旬之后,随着价格上涨,贸易商建库积极性提升,下游饲料企业节后刚需补货,玉米价格涨势加快。下旬市场购销活跃度提高,市场挺价心态较强,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南方销区价格跟随产区维持上涨趋势。
进口方面,据海关总署统计,2025年2月份累计进口玉米及玉米粉8万吨,同比减少97%。2025年1-2月累计进口玉米18万吨,同比减少97.1%。
(二)玉米期货
来源:东方财富网
图2 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主力合约日K线图
截至2月底,玉米2505合约收于2271元/吨,较1月底跌12元/吨,跌幅0.53%。
来源:东方财富网
图3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玉米主力合约日K线图
2月CBOT美玉米主力合约价格呈现先涨后落的趋势。2月前期因为美国对包括墨西哥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加征关税,引发需求担忧。此外,南美天气不利继续对玉米价格形成潜在支撑。月末市场预期美国农业部提高2025年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玉米价格出现窄幅回落。截至2月底CBOT主力合约收于489.25美分/蒲式耳,较1月底上涨12.00美分/蒲式耳,涨幅2.49%。
二、玉米消费及下游相关产品分析
来源:卓创资讯
图4 全国生猪自繁自养走势图
生猪养殖方面,2月份自繁自养和仔猪育肥理论盈利先跌后涨。月内生猪头均饲料成本震荡下滑,仔猪保育成本整体小幅回落,自繁自养和仔猪育肥综合养殖成本小幅下滑,而春节过后需求端减幅较大,供大于求导致生猪月均价跌幅超过成本减幅,因此自繁自养盈利和仔猪育肥盈利月均值环比仍下滑。截至2月底,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均值为210.21元/头, 环比下跌32.13%;仔猪育肥理论盈利均值99.98元/头,环比下跌48.32%。
深加工方面,2月份玉米淀粉行业加工利润出现下降,其中原料玉米价格上涨是造成行业加工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受春节及中储粮增加收储库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玉米上货量出现下降,市场粮源出现阶段性供给不足,玉米收购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增加。淀粉需求整体恢复有限,供需格局宽松,行业加工利润下降。截至2月底,山东地区玉米淀粉企业月度加工利润理论均值参考47.69元/吨,相比上月盈利减少14.87元/吨。
三、省内行情
2月上旬,受春节影响,基层售粮活动较少,玉米上市量有限,贸易商多执行前期合同。中旬后,产区基层上量逐步提升,深加工企业采购积极较高,贸易环节也有一定建仓积极性,粮源转移的过程中,价格延续上行走势。据卓创资讯统计,陕西省内玉米月度均价为2149.41元/吨,较1月均价上涨56.25元/吨,涨幅为2.69%。深加工方面,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月收购均价为2120元/吨,较上月均价上涨20元/吨,涨幅为0.95%。秋粮收购方面,据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至2025年3月10日,全省累计收购新产玉米155.16万吨。
国家粮食电子平台交易方面,截至3月17日,2025年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共计交易玉米7368.872吨。其中,共计销售省级储备玉米3368.872吨,成交均价为2198.44元/吨;共计销售县级储备玉米4000吨,成交均价为2130元/吨。
四、供需预测
国内:据农业农村部《2025年2月份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月对中国玉米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国内方面,春节假期结束后,玉米市场购销活跃度有所恢复,随着气温回升,上市量将进一步加大,同时,当前饲用需求较好,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高位,用粮企业补库备货意愿整体较强,入市收购较为积极,预计玉米市场将呈购销两旺局面。
美国:根据《美国农业部报告》预估,2024/25年度美国玉米的情况是:产量、饲用量、出口量和期末库存下降。产量下调2.76亿蒲式耳,为149亿蒲式耳。单产减少3.8蒲式耳/英亩至179.3蒲式耳/英亩,部分被收获面积增加20万英亩所抵消。总使用量下调7500万蒲式耳,至151亿蒲式耳。饲用量下调5000万蒲式耳至58亿蒲式耳。出口量下调2500万蒲式耳,至25亿蒲式耳,主要来自供应量的减少。玉米库存量下调1.98亿蒲式耳,主要由于供应量下降幅度超过使用量。价格方面:季节平均农场价格上调10美分至4.35美元/蒲式耳。
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的玉米情况:产量、贸易量和期末库存均有所减少。玉米产量减少,主要阿根廷和巴西的产量均有所减少。巴西、乌克兰和南非的玉米出口量减少。中国的玉米进口量有所削减,但越南和智利的进口量有所增加。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的玉米期末库存减少,主要来自中国库存的减少。全球玉米期末库存下降300万吨,至2.903亿吨。
五、后市分析
截至目前,产区基层售粮进度较快,部分地区进入售粮尾声。深加工企业仍有挺价促收积极性,贸易环节成本提升后,低价惜售情绪提高,市场有效供应偏紧。销区饲料企业持观望态度,企业库存相对充裕,采购压力较小,现货成交不高。此外,中储粮增加收储库点政策以及进口美国玉米加征关税等因素利多市场心态。短期内看,基层农户、贸易商看涨情绪升温,玉米价格仍存上行空间。但玉米市场下游需求进入传统消费淡季,玉米价格上涨空间有限,或有回落可能,因此当前可能是玉米储备主体较好的轮出时期。
张 敏